BOM(物料清单)的建立是ERP软件实施,尤其是想把生产管起来的基础性工作
BOM介绍文章很多,普遍是分这几部分:设计工程EBOM、销售SBOM、售后维修WBOM、生产MBOM、工艺PBOM、企业BOM。对于BOM构成代码、规格型号、数量、层级、部件解析、供应商、品牌、。。。。。。。等等。
在信息化软件落地实施时一般实施公司或咨询公司都会讲BOM的几个部分。。。。这些都没问题,也基本认可。
对于标准化产品或变更不超出1%-2%的变更产品,采用实施公司的BOM方法基本可以达成。对于变更多的则有难度。对于离散产品则更难。
1、企业的整体产品树是否有?目前企业基本是各个产品自身的BOM没有形成整体。
2、企业的产品树对应的主干、枝丫、枝杈、树叶、树根、根须是否有?按照产品型号、用途、行业等分类产品形成树状。
3、主干属于企业产品共用物料、模块、设备、治具、物流、人员。先不要讲柔性。
4、树枝、树杈、树叶、共用物料、模块、设备、治具、物流、人员。
5、树、主干、树枝、树杈、树叶的区分即产品物流不同区分。
6、根须吸收营养,传感器、数据、产品基本参数、工艺路径、瓶颈、重点管控、设计参数、工艺参数、质量参数、安全参数、环境参数、温湿度参数、人员参数、工时参数、治具参数、工具参数、物流参数、节拍、疲劳参数、等。
7、如各个产品各自分别建立的话,作业量可想而知。
8、对于物料期货价、现货价也是非常大挑战。
9、各个产品各自建设的话PMC则需要非常非常熟悉产品物料、工艺。否则排产就是形式。
10、仓储的压力不单增加面积,对于安全、积压也带来压力。
11、资金占用增加占比。
12、工时增加。反复用工、重复用工。
13、成本自然增加。
………………等等!
如下图汽车案例:
产品树的建立,对于信息软件系统建设、布局、设备规划、人员配给、物流、工时、成本……等等都控制在合理规范内!
因看大家在群里再次讨论BOM议题,故根据以自己经验粗略整理下,没有顺序和层次了简单梳理。这样结果是集团公司或企业对于产品成本控制、销售报价、市场竞争、内部采购资材控制、生产制造控制、质量控制、等等都能及时发现问题,对于产品升级、换代也能清晰管控,财务管控、仓库管理也能得以管控。特别是资金走向也十分清晰!
总之对应于BOM的管理需要结合其他企业经验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找出适合企业自身的合理、规范、清晰、明朗的经营管理、运营管理